设计师即将被淘汰,AI绘图进入新纪元#AI设计#AI绘图#AI修图

p, p t, 请你将这张像素图绘制成写实图。给我设计一个logo,参考这张logo的设计风格。这张图片的雾气太重了,把雾气消除一些,然后调色好看一些。这张图片可以帮我把旁边的大爷p掉,可以吗?在帮我修复这张老照片上色的同时,尽可能保留更多的细节。

帮我做一张电影宣传海报,电影主题为贝利利亚大战奶龙。这张图片太模糊了,修复的高清一些。这个是他的朋友,请你给他俩生成一个合照。然后再画一个他俩的四个漫画。

然后将这张漫画贴在这个杯子上面。这个是我头像,请你绘制成q版的手绘图。再绘制成吉普力风格的头像,这个是我喝水的杯子,请你渲染成电商图。我想要复习一下中学光合作用的过程,请你绘制出一个过程图。

这些图都是通过最新升级的g b t四o多模态原生绘图做出来的,实测下来让我感到非常强大。众所周知,ai绘图主要是有两种方式,文生图和图生图文。生图说白了就是咱通过文字描述生成图片。如何让ai生成的更加符合我们预期呢?我认为主要是分为三个要素,比如说图片的主体是什么,生成图片的风格是什么样的,图片的构图是什么样的?举个例子,比如说我想设计一个小米舒淇的海报,我可以给a i这样描述,主体是小米苏颀,背景是海洋沙滩夕阳,下面风格是写实的风格,车身要有质感构图。

上面海报上方是小米的logo和小米舒淇的名字,下方是小米汽车。描述之后发给a i等待绘制完成。可以看到logo名字包括背景都处理的相当不错,但是主体却出现了大问题,这个车型明显不像小米初期,细节上差挺多的。到这里出现问题了,数字的图像不满意。

我才疏学浅,表达能力弱,没办法再通过文字表达出来问题,没办法做细腻的修改。没关系,我们也有解决方案。那我们可以采取图生图的方案。图生图也叫以图生图,就是依据一张已有的原图,依据这张原图进行作图、改图、风格迁移。

还是刚才的例子,有些时候我发现文字表述并不能很好的让ai完全get到我的意思,我词穷了。而且有些车身上的细节不是语言表述能表述清楚的这就是文生图最大的局限性。这个缺陷对于图生图来说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首先我们找到一张小米熟悉的图片上传给g p t。

让g p t按照我们上传图片进行二次创作。我把我的想法描述给他,也可以按照刚才我们文生图所使用的描述方法,先描述主体风格构图分别是怎么样的,随后等待就可以了。一版的效果对比原图细节上还是有不少差距的,但是对比之前的那一版,细节上已经强上不少了。之后我又让a i换了一个场景,还是之前的场景,夕阳、沙滩、海洋,车身换成蓝色。

虽说车型不算很像吧,但是要求都是按照我们要求来的。最重要的是两张图片的车型一致性控制的非常好,这点是很值得鼓励的。那么此次g b t四o的原生绘图相较于之前更新了什么?我体验到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图像编辑能力,这个功能早就有了,这个是代码解释器的功能,我们可以利用g p d内置的python代码解释器,对图片的各种参数进行调整。

比如说饱和度呀、亮度啊、对比度呀、图片的比例啊,这些都是可以调整的。还有元素融合,就是把两张图片上面的元素融合在一张图里面。比如说这张图片是我将王者荣耀的地狱火和黑神话,悟空结合做出来的海报,也是一句话可以搞定的。前面演示的这张图片也是一样道理,效果也还不错。

再比如说这两张图片,我想把第一张上面的船移动到第二张的图片上面,效果也还不错,也很真实。以图生图,这个我们刚才演示过了,此次更新的原生绘图,生成图片的角色一致性有了大幅度的升级,风格迁移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以图生图也是ai绘画中最常用的一个功能,比方说设计海报、抠图、去除杂物、电商图片渲染、模特换衣服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接下来我给大家演示一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功能去除路人和杂物。

这个领域a i处理的效果非常完美。在电商领域除了可以帮忙精修设计产品,也可以进行模特服饰的替换,大大缩减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比方说这个图片,我将衣服替换到了这个模特上面,效果也是不错的。换个思路,我们可以让a i给我们抠图,直接下来效果也很不错。

文字渲染利用a i设计一个a g i的logo,你可以边给指令边进行修改调整,这一切都是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表述做到的,这个能力真的很厉害。不得不说,看起来还挺像那么一回事的。还有这种艺术字的风格迁移,这种简单的汉字效果还好,如果笔画稍微复杂一些,效果就很一般了。再比如说绘制的这个热力环流的过程图,文字上的效果其实很一般,但重点不在这里,热力环流的过程绘制的非常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这个理解知识并绘制生图准确表达能力真的是太强了。详细指令比如说我制作了一个小猪佩奇的表情包,我先让g p t给出思路,随后进行绘制。生图之后的六个佩奇神态迥异,每一个佩奇的表情控制的都非常好,再加上一些文字表述,一套表情包就出炉了,每一个表情的要求都可以精准控制,这个能力真的是太强了。风格迁移图像风格的迁移,这个前面演示过了,我先上传了一个我喜欢的风格图,然后让ai依据这个风格对另外一张图片进行图像迁移,效果也是还不错的。

就算是未达预期,后面也可以通过给a i指令进行修改。越是复杂的软件,细节调整能力越强,但其专业性又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简单的软件虽说上手简单,但细节微调又会十分困难。在a i绘画这条高速路上,g b e四o的出现可以说直接踩下了a i绘图全民化的加速器。

如果说mid journey steve defusing conflict i这些工具把a i绘图带入了专业玩家的世界,那么g p t四o更像在说,兄弟,你不用学pro m也能玩。这次更新的核心不只是绘画能力更强大了,而是open a i用了一个更轻巧、更对话、更智能的方式,降低了ai绘画的门槛。你不再需要先用自然语言模型输出文字找灵感,之后再用一大堆关键词拼接成自己所需的pro m,也不再需要下载模型、装插件、学节点、调整参数,甚至连画什么都可以。一句话搞定a i就能边理解边画图,还能根据你的反馈不断微调。

这次g p d s o能画出这种信息图,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关键的信号。a i不仅能看图说话,现在也能听你说话就画图,而且画的图还是带结构、带逻辑、带信息的。以前的ai绘画大多是偏感性的,什么概念图、艺术风格图、风景插画、人物肖像这些他都可以画的很好看,但是你真的让他画点有明确结构的东西,比如说一张最简单的流程图,展示层级结构的信息图,那可就懵了。g b四o的此次迭代背后代表着a i绘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机缘,让a i开始懂结构、懂层次、懂逻辑,整个工作流就能调参数、调模型,堆积pro m简化成为把需求逻辑清晰的告诉给a i谁能把脑子里的东西清晰的说出口,谁就能借助a i省心省力的完成一整套信息可视化的图片,这可是太轻松了。

虽说在a i绘图领域,g b s o模型对比像made journey of defusing这种较为专业的a i绘图软件,在细节处理以及高自定义调整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但是这种专业软件往往也有着较高的上手门槛、交互生硬、无法理解指令背后真正的意图等缺陷。g b s o的多模态升级,让一个本身就可以完全理解自然语言的超强大脑,同时又赋予了它一支画笔,简直是如虎添翼。超强的逻辑性再加上顶级的画工随时随地的调用,也让我看到了未来ai绘画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的出现就是为了让普通人也拥有专业级的创作能力,不再被不会使用工具卡住思路。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把ai变成一个可以协作的搭档,而不是一个难以驾驭的工具。从灵感构思到视觉呈现,整个流程会变得越来越丝滑。你只要说的明白,他就能帮你画的清楚。

这种从我来适应工具到工具来适应我的转变,才是ai绘图最本质的变革。就是这期视频的全部内容了,感谢你看到这里。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求关注,求三连,我们下期再见,大家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