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学会使用DeepSeek,新手小白包会#AI教程#AI技能#AI搜索

春节啊我给我妈装了一个deep sick,现在我还在老家。看得出来啊,我以为她不会去用了,没想到第二天她就用的飞起,还赞不绝口,于是就有了这个视频。我观察他的使用,感觉远远没有发挥d p c k全部的潜能。我看他问了怎么做资产配置,因为现在通货膨胀很严重嘛,他就很焦虑自己退休之后的生活,还问了甲状腺癌相关的问题,因为他之前查出来甲状腺结节,他也是很担忧,还让d四k分析他现在所在公司的一个财务数据。

deep sik说他们这公司很危险,像是要倒闭了。然后他用了觉得很牛逼之后呢,就去看了我之前关于deep sick的视频。但我相信那个视频他应该是看不懂。所以这两天我看了很多关于deep sick使用技巧的视频,自己总结了一堆我认为最核心最实用的,即使教他也是教给大家。

首先第一个技巧的不只是会说话,也会画图画表格。像这边我这些表格啊全部都是用d p c k画的。比如这个思维导图啊,还有这种甘特图啊,如果是编程的话也会画这种u m l的图,当然我妈不会编程啊。再比如设计这个软件的架构啊,还有这个图是列出了所有计算机领域知识的呃互相之间的关系。

你想了解任何领域都可以让d b c k哎画出来,非常直观。再比如这个图是我自己最满意的,记录了我从微软工作到离职,然后中间经历的各种事情,一直到现在。画的方式也是非常简单,你注册登录完deep sik之后,无论你电脑还是手机,一定要勾选上这个r e,这样他会聪明的多,然后你就可以问你任何的问题。我这边举个例子,呃,首先我跟他说我想要制定一个python的学习计划,持续四周。

然后我这个人是有一点阅读障碍的,像现在这个d p c r e啊,他每次输出很多很多字,其实对我来说呃压力很大。我一定要依赖一些视觉化的东西,让我快速的了解他。给我这些信息非常简单,你每次只要说请使用merman的画一个什么什么图来展现这个计划。这里可以写很多类型的图,自己可以网上查一查。

比如说。脑图啊、时序图啊、e r图啊、u m l反正很多。然后他输出给你的东西呢是这样一段代码,你就把它复制下来,然后找到任何一个能渲染mimi的这种图的工具。我这边用的是mermaid lib然后你这边粘贴上去,然后就可以了。

这就是我让b sick为我做的四周python啊学习计划。反正几乎任何东西你就跟他说一句,请用mermaid画成图啊,他基本上都能做到。你看这边各种各样的图,如果你懒得这么搞呢,可以跟他说,请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他就会哎画一个表格,结构非常清晰。第二点和问问题的技巧就没关系了,叫做一定要成为a i的原住民,什么意思呢?就以前有些人一遇到问题啊,他第一反应是要么问朋友,有的人呢是去查百度或者查阅书籍。

那现在呢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养成的第一个条件反射时,去问ai,养成一种把ai嵌入任何事物的思维习惯。今天要注册公司,要填表,不会填怎么办?问ai,今天去医院做检查,上面这些指标看不懂,医生也没给解释。问ai,把使用ai变成条件反射。呃,插插一句啊,如果我的技巧有用的话,记得给这个视频点个赞。

我希望我妈能刷到这个视频,而不是我转发给他他肯定会非常惊喜开心哦。我儿子居然专门给我做一个视频。第三个技巧叫做倒反天罡。很多人用ai第一反应就是问ai问题,但是没想到可以让ai来问自己问题。

比如说我自己遇到职业生涯规划上的一些呃困惑,我就可以告诉他说,比如我是一个呃以前是微软程序员,但我现在喜欢拍视频,懒得写代码。我觉得自己职业生涯遇到困境,需要重新设计我的人生。请你向我提出一些问题,引导我规划职业生涯,然后他就会问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比如说,如果必须在墓碑上刻两行字,一行写编程成就,一行写视频创作成就,你希望分别记录什么内容?当你说喜欢拍视频时,具体是享受策划选题的创意过程,沉迷拍摄时的沉浸感,还是获得他人认可的快感。

哇,这种就是非常深入引发我的思考。再举一个例子,就是比如你学习的一个概念叫做二八定律,或者你学习的英文单词啊,或者某个课都可以。然后学完之后呢,你怎么知道自己掌握的好不好,你就让他啊提出一些问题来考考我,引发我思考,确认我对二八定律的理解足够深刻。你看看他问的问题啊,某电商平台发现百分之二十的商品贡献了百分之八十的利润。

如何利用这一现象优化运营策略?哇,都像一个面试题啊,让a i激发我们深入的思考。比如你看完一个电影啊,什么话也讲不出来,你就让a i问你十个问题,让你去好好的反思一下这个电影哎哪里好看,哪里不好看,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哎就都上来了。哎,总感觉这样子跟老妈讲话有一种倒反天罡的感觉。第四个技巧就是你问问题可以使用一个通用的问题模板,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个部分叫做角色,就是你是一个财产规划师。就是我们明确这个a i现在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他就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口吻,什么样的专业性来跟你讲话。第二个部分是你的背景信息。比如说我是一个三十岁的单身年轻男性,身体健康这个背景信息啊越多越好。

比如说我这里只说自己身体健康,那是不是也要说一说我父母身体健不健康啊,呃以后打算生不生小孩,这些都会影响我的这个财产规划。第三个部分目标是什么?我这边说我希望能在不用继续劳动的情况下,让我快乐的躺平,当然这个是我瞎编的了。第四个部分输出的格式和要求,我就说用表格形式列出配置的比例,或者你想让他画图啊,甚至论文的格式啊,都可以参考这个格式。你每次问问题啊,就是往这四个部分里面填空就可以了。

第五个技巧就是给ai一个例子。比如你给公司写总结报告的时候啊,你不是老感觉他写出来一股ai味,和你自己说话的风格也不像啊,所以一定要带一个例子,但也不要一把子把例子和要求都发过去。你要这样先啊发一个例子过去,比如我这边啊,这是我的一篇自媒体视频稿子,请总结其风格,这就是我所说的例子。你无论是邮件也好呀,工作总结也好呀,把你以前写的放在这里,然后让他总结一下风格。

好,然后他总结完了对不对?其实就是他的一个学习的过程,他学会了你这个风格,然后你再跟他说啊,请仿照这个风格再写一个关于什么什么的东西。这样他写出来和你这个风格就非常非常贴近,那这里我们还可以打一些组合拳。就是例子再加上倒反天罡。比如说你学一个概念或者学英文单词,你要让ai给你提供一些例子。

无论是人脑还是a i都是通过看很多例子,很多数据去学会一个概念。比如说你学一个概念叫做二八定律,你就让他给几个应用了二八定律的例子。学编程也是这样,比如你要学python中的变量这个概念,你就先让他介绍一下变量是什么,然后再给一些例子,给了例子之后再让他哎出几个习题。完美。

第六个技巧就是迭代。用a i和用百度这种搜索引擎不一样,搜索都是搜一次,然后你也不能针对这个搜索结果在做什么提问了。但是a i你就是有点像捏橡皮泥,你一点一点一点一点把它捏成你最后想要的形状,不是一锤子买卖。所以你问一次啊不满意这是很正常的。

你要针对他的结果哎反复的追问。比如说啊我让他给我取一个自媒体视频的标题,一般来说他给出的一个我都不会太满意的,我就选出几个我个人认为相对比较满意的,然后再进一步跟他说,哎,这几个不错,请参考这几个里面的要素再给我取一个,中间再提一些别的要求,看看他取的呃方向是不是有问题。我给他摆摆正,就像捏一个橡皮泥一样一点一点捏他,又给我想了一些标题,那我还是不满意,我可以重复上面的步骤,再从这里面选出几个我认为最好的,继续跟他说,哎,请参考这几个,再帮我想十个。反反复复你会发现他给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好,这个橡皮泥啊越来越符合我心中想象的样子。

以上就是全部技巧,妈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