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家人们,二零二五年春节之后,我发现家家户户大大小小在dept sick之后,都开始聊起了跟ai相关的东西。所以今天请到了伊森,我们想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国内的ai行业现在发展到了什么样一个阶段。我们俩作为ai的从业者怎么入行,这些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以及我们作为普通人,利用ai有哪些赚钱的机会。那我们先请伊森自我介绍一下。大家好,我叫伊森。然后我现在就职于上海的一家大模型公司,然后主要做的是大模型相关的算法。差不多是二零二二年,正好是g p t出来的时刻,我觉得那是一个跨时代的时刻。
我觉得我可能想要从一个传统行业跳到一个新的行业,那我就跟你是不一样。但我其实是进入现在这家公司做这个业务的时候,ai只是一个趋势,我的岗位跟ai完全没有一点关系。但是因为趋势推着所有的行业在卷在走,我们就被动的被调整到了做跟ai相关的那我呢就在一家大厂呢做了两年的a i产品运营,日常工作会跟a i视频创作有关联。像我们俩已经跟ai接触都已经两年左右的时间了。其实过去两年到现在a i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或者据你的了解觉得两年前ai的形式大概是什么样的。两年前大家出来的时候,很多人是不屑一顾的。
g p t二刚出来的时候,可能大家都觉得它只是一个糊弄人的玩意。ok因为大家没有看到产品形态。嗯,对当等真的chat g p t这个产品作为这样子一个耳目一新的chabot,让大家都体会到了之后,大家发现哎他好像真的有点那些智能在里面。对,就像我当时在日常工作中,尤其刚接触算法工程师的时候,就是一直会理解不到作为ai的算法模型和应用层的这些差异。所以拆g p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开始关注,尤其是我觉得互联网圈子身边的产品经理就开始扑上去了。然后开始了解,然后也能感觉到像阿里、腾讯、猫自己。所有的公司都开始布局投入资源,然后开始重做a i所以才来到了今天,就是尤其是春节的时候。
deep sik作为我觉得我作为对ai视频创作以外领域不太了解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其实你就会发现原来a i时代真的来了。所以deep sik我觉得在你的视角里,它只是一个代表。还是你觉得其实国产都蓄力已久,大家都已经很厉害了。首先在开源方面,其实很多国内的厂商都是在持续不断的像阿里它的千万模型。然后像质朴太师多模态深耕很久。包括最近的节日星辰,他们也推出了他们的多模态的模型。
一个是视频生成方面的,一个是语音方面的,这个模型其实大家对于这一块的布局都是很大的对其实开源和闭源的差异是什么呢?开源的一个产品,它是说我做的这个模型大家都可以去下载下来,嗯,都可以自己用,嗯,或者你可以把它包装成另外一个产品去用。那明白所有的他等于说把这个知识产权给大家都是公开了,而且是免费的。你可以免费的用,然后同时你也可以看到它当中是怎么实现的,它是一个公开透明的东西。包括刚刚伊森提到的姬月星辰的新发布的视频和音频模型。因为我特别关注视频和音频创作,所以我也有所了解。就像这家公司刚发布的step video、step audio, 尤其是视频生成领域。就是跟sora比起来,我个人觉得它的生成效果在人脸上就更逼真。
而且在一些动态的场景,现在细节捕捉的也很好,就是他们的生成时长也比市面上主流的视频生成要长个两到三秒不止。再其次还是免费的,因为现在好像我用下来很多视频生成要么就是积分制,要么就是付费,这个是真免费。我感觉国产的厂商之间,包括chat boats,包括deep sik,还有kimi像这种对打对卷啊都越来越激烈了。我们大胆预测一下啊,你觉得未来一到两年,这个整个红海的局面会渐渐清晰吗?会就像滴滴、uber, 然后所有打车一样,然后最后淘汰出一个强者。还是说你觉得短期之内大家还是会有学历的这个空间在的。我觉得我的答案应该是说在短期。之内很难分出一个谁强谁弱。
因为其实可能大家都在不断的探索说大模型接下来能变成什么样子的应用型的产品。他可能是一个个人助手,他有可能是像赫尔里边那种一个私人的能够解决你情感上问题的一个人。所以其实这个整体的应用还还没有去通通出来,所以大家可能说会走不同的方式去验证。就像我的视角,我就知道其实抖音他们的业务把一些博主做成对话的聊天对话包,而且也是情感上的啊。然后视频创作也好,我们可能也会想要做一些一键成片的能力。对所以应用层确实会有很多空间了。那我们作为已经在a i行业里,但是虽然职能不一样,我觉得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视角跟大家科普一下我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大概是什么样的。
你先说我作为工程师来说,因为我也不是特别了解,就是我在两个ai公司都打过工,我我的感觉就是ai算法工程师,他是一个什么事都会做的一个人。为什么这么说?就是他可能是需要去懂模型,首先他会可能去训模型,去把这个模型变得更智能。另外一方面他得他可能会告诉产品经理,就是我们这个功能怎么让用户体验到。因为其实可能这个认知偏差还是或多或少的在这里面存在的。我觉得在不同的公司确实不太一样啊,我的工作体验是产品经理会想出很性感的方案,然后部署工程师用更合适、更牛逼的模型和算法能力来实现。那你觉得作为ai的算法工程师,在你转入ai行业之前,你的工作内容或者底层的技术要求门槛有大的变化吗?对于工程师来讲对于工程师来讲,其实我觉得本质是差不多的。就是ai工程师他可能是因为大家都不了解ai你要研发这样一个模型出来,他需要什么样子的技术背景。
但其实他其实一方面是需要你有一些算法方面的背景,你可以得知道说他背后运行的逻辑是什么。但是逻辑到真正的产品,其实当中还有很多想象力在里面。是啊,所以这个想象力其实是更重要的。在我看来明白。那其实对于我来讲,作为一个运营甚至是产品经理,我身边的很多人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内容有变化。但是对你。职能的要求其实不会特别高,毕竟ai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也很短嘛。
我们也不可能找到工作经验五年以上跟ai相关的人,所以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对对,现在反而有个情况,就是你可能是没有互联网经验的产品经理更适合做ai产品经理。怎么说呢,我的感受是这样子的,就是你可以不用原来的互联网这个思维去做新的产品,可能这样子更灵活了解,就是害怕你陷入一个思维定式嘛。对我觉得如果一个职能被定为ai产品运营,那包括一些产品经理,他很大的一部分工作内容是跟算法工程师配合,去把这个模型迭代,然后训练测评成一个我们能达到的预期的效果。随便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要去一个图片的生成的模型,那我们就要制定一些标准和维度,或者一些打分的机制,然后需要很多人参与测评,来定义它是真的在变好,然后真的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优化,然后才能满足上线的需求。其实听上去ai运营ai产品很高级,但是做的很多都是比较枯燥重复的活。那作为已经在。
做ai的人,薪资待遇会不会有显著的优势?你在跳槽的时候,包括工作强度,你觉得会有显著的变化吗?我先说我个人觉得薪资这一块儿,可能因为整个形势没有就业市场也不是特别的温暖,所以大家能找到一个工作都会很珍惜,我不觉得跨过来会带来特别大的增长,我觉得短期对于junior的人来说不会有特别限制差异。对,我的感受也是差不多的。就是这个其实现在这个行业里边,就是ai从业者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就是大家不太会担心说有个风吹草动会失业,可能就是说你具体做什么,但是整体工资的水平应该是和之前的从业是差不多,特别多啊。但同时也讲到就是现在很卷嘛,就是i行业很卷。所以很有可能就是你要去做一个产品出来,你就要花很多的精力进去,可能总包霉变工作时长八百。对对对对,那我们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干货的经验吧,就是我们自己是怎么做到跟ai相关的岗位的,怎么加入的。
所以其实最早的时候,当时加入的是大模型这一块就是。看到他说这个行业其实是一个刚刚井喷期,对这个井喷期需要特别多的有背景的人。那他可能在我刚加入的时候,对于算法上面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那么高,因为非常缺人。因为在当时是在二零二三年年初的时候,那时候特别缺人。但是现在可能到二零二五年的这个时间节点,可能在我的理解就是想要加入算法团队,可能各个公司的门槛都慢慢变高了。明白。但其实北京、上海,包括杭州的就业机会还是有很多的,特别像一些优秀的毕业生。
可能他在这方面的积累比原来就是大厂的那些人可能更多。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新的一个领域,对所以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个对黄金机会。在这个行业里我有看到很多互联网公司就是用很大的力气开专项,去招校招生,然后去挖算法能力很强的,可能有潜质的人也愿意开高薪。我们这个领域我是觉得我加入的经验是,大家不要觉得没有经验就劝退,或者觉得自己不ok现在市面上资讯也特别多,就像你在看这个视频的同时也是在学习了。我们在小红书上会刷到一些。很有用的信息,然后你多去补补课,然后系统性的补一些知识。可能我们的门槛没有算法开发那么高有一些基本的知识储备,然后结合你已经有的工作经验,还是有很多ai公司愿意敞开怀抱的那在选公司的时候,因为在a i公司你也有可能两家以上的工作经历,而且都是跟模型强相关的。
其实我做的更多在应用层,我们可以从应用层和模型层来分享一下选择公司时候会有哪些判断。我个人觉得有很多创新的应用场景,需要产品经理去创意,去想有哪些用户的需求没有被现在的产品被满足。包括你也要结合你的兴趣点,就像我对视频很感兴趣,那ai视频创作就当然是我的首选。所以我觉得不要看到a i就去投,可能我去大模型公司做纯的测评和训练,我会觉得我没有感知,也没有抓手。但是如果我在影像方面的话,我觉得我可以输出很多有效的经验也好,信息也好。所以这个方面就是兴趣爱好,你擅长的点对于产品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点。其实这个这一波浪潮,包括之前四小龙,现在刘小虎。
公司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是更适合练兵的一个场所。首先这边可能是人才密度非常高的一个地方,然后大家都是会有非常直接的去经验去接触这个东西是啥。就是你你用a i去做出一个什么东西来,然后你能够比较亲手去定义说我们怎么用ai去帮用户更好剪个片子,给他们推荐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出来。是所以这样子的经验对于刚进入职场的人们来说,应该是非常宝贵的。我之前也有过在模型公司之间跳槽的这个经历。其实我觉得在我的考量当中,更适合我的是一个有一个长期主义的一家的公司。它能够坚定的去把自己想做的东西做出来,然后他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去做这样子的事情。
所以这样子的公司对我来说可能是更吸引我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在判断一家公司的时候,确实需要很多的背景了解。就比如说那这家公司它的创始团队是什么样的背景,他的投资方靠不靠谱,然后是不是稳定,是不是安全。就杭州现在好像越来越多科技公司了,北京好像。a i公司也很多,有一些朋友就开始进入一些a i公司。就是我也有朋友入职了一家叫杰瑞星辰的公司,他是上海本土的a i公司嘛。然后他跟我介绍就是非常吸引我的一点是,他是微软全球副总裁,是创始人。
对,这个确实是在行业里面技术界非常强大的一个公司,非常沉稳,非常低调。但是他们像刚刚讲到的像大兴博士,然后还有现在在继业的朱一博,然后还有renee的创作者之一张翔宇,他们都是非常有经验,非常有学术背景在这里面的。所以我觉得像在选择一家靠谱的公司的时候,你可以去了解一下这里面有哪些他们大牛是什么样子的背景,然后他们有过什么样子的产品,他们的信仰是什么?然后其实我觉得一家公司的信仰或者他想做的事情,他能够决定说它未来的高度。对,其实我觉得格局真的很重要。就是了解了开源之后,我才发现我们刚刚提到那个step video和step audio,他们都在前段时间做了开源。所以我是觉得一个公司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然后给行业共享,然后大家共同成长,是一个格局很大的公司。对对,确实ok那说到最后我们再。
说一点更实际的就是我自己也有一点fear of loss。就是我看了那么多博主都开始发a i相关的时候,我就说我这篇a i相关的访谈我要赶紧做了。ai可以帮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或者是已经在不同行业里的人怎么赚钱,有哪些赚钱的机会。我先说我自己最切身了解的,就是坦诚来讲,发这篇访谈有动力去分享更多的a i内容。就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在分享a i的博主,可能他们的技术门槛没有很高,但是他们能接到很多ai相关的合作,所以是一个很不错的变现途径。那再其次,也有一些人他可能在自己的领域有了一些工作流。比如作图的搭建了一个工作流,他就可以把这个经验分享出来。
迈克,当然我不知道这个市场是不是solo,但我又看到很多人在卖课了。然后再其次就是ai产出的内容,就是因为我们做内容创作的,包括很多像瘤子这样的设计师,他日常做图其实是很吃力的。但是ai作为他的生产力工具的时候,他可以很高效的生产很多。然后我觉得在这个过渡期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就是手段。我觉得刚刚讲到就是麦克这个事情,我觉得应该两方面来看这件。事情就是其实很多人是想有这个需求的,他想知道这个模型a i是啥?是所以迈克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让他们知道这个东西能帮他们解决什么问题。那其实我觉得比方说你不用花这么多时间去了解a i是什么,但是我能享受到他带给我的便利,这可能是一个互赢的一个产品。
是比方说你可以开发一个飞书的插件,然后你可以用它就直接帮你去计算一下我这一个月花多少钱,我这个月影视管理怎么样。是的,这个东西可能我来说我需要花很多钱去付费去做的这样事情。那我可能我花大概一点小钱去拿到这样子的一个东西。我觉得自己去做这些管理了是对我觉得这可能是在麦克或者做一个很深入的产品之间,就是你找到一个途径说能够让呃这个产品包装成一个普通人更能享受到的对,能满足大家的需求。对对对,那以上就是我跟伊森今天的分享。如果你觉得有用的话呢,别忘了给这个视频点赞、分享、收藏,然后转发给你的朋友。如果你有更多的跟ai相关的问题,不管是跟模型还是跟应用,我们都可以在评论区探讨。
感谢大家收看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