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献综述部分,非常有学术规范。你看他的语言表达也很有学术感。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在关心g p t怎么写论文的问题,大家都知道g p t很强大嘛,但当你真的去用的时候,你怎么发现他给你的答案呢不是空话就是套话,怎么回事呢?实际上这里的问题啊就出在你不会提问。那么怎么提问呢?我给你总结了一套a r提问方法论,它可以让你用g p t帮你写论文,帮你读文献,帮你润色降成,我还能帮你论文答辩。我们今天呢就来专注讲怎么用g p t来帮你写论文。当然你也许还有其他主题,想听的你也可以来留言补充。关于用g p t帮你写论文呢,你可以来按这六个步骤来提问。
第一步是现象确认,第二步是学术概念化,第三步是定位学术资源,第四步是对比分析,第五步是深挖启示,第六步是写论文,就可以形成你的论文初稿了。那么为什么要从这六个步骤来提问呢?一个很重要一点就是你要明白g p t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我们都知道g p t实际上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它抓到互联网上几乎所有的数据。那么抓来之后怎么做呢?他就要进行不断的归纳,归纳嘛就是把很多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找到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在这个时候呢往往会给你一些出其不意的知识连接。我们每个人知识都有局限嘛,选某一个专业,但是g p t不会啊,它能够把这个学科和那个学科连接起来,把中国的问题和美国的问题连接起来,这可能往往是我们欠缺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呢,它就可以给你提供很多研究创新了。
你想一想我们在做研究啊被导师吐槽,经常吐槽在哪里?就是说你不会创新嘛。实际上这个特点呢也已经被现有的研究所证实了。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献呢,就是是在研究他们让g p t来完成学经常做的四项工作,提出新的想法,综述文献,准备数据,检验想法。那么这些作者呢他也发现实际上g p t最擅长做的就是第一项。没想到吧?你可能觉得说他应该最擅长的是做一些比较简单重复的工作啊,但实际上哎他在产生新的想法这个方面得分最高,满分十分,他甚至能得到七点九分。超过了很多研究者的水平。所以说到这里你就能够明白了,你要来通过g p t的这个工作原理啊,来给他一个更准确的定位。
你要通过抛砖引玉的方式,哎,让他给你开脑洞,让他给你想新的创意。但你还是这个主人,所以你必须搞懂究竟这个学科论文要怎么写出来。来把握这个节奏,这个主线,它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你,那么究竟我们这个六步提问方法,每一步要具体怎么问怎么做呢?我现在一步步给你演示,我们拿一个具体的案例,这样更好让你理解。我们比方说就来研究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中国的教育鸡娃现象。究竟怎么把它写成一篇论文?我们先来第一步,现象确认。你要来问g p t究竟他了不了解中国的揭发现象,他有可能真的会搞错,对不对?你要先通过确认现象的方式,确保你们在同一个频道形成同频思考。当然他有可能不知道,或者说理解有可能有偏差,毕竟他抓了这么多数据嘛。所以呢你也可以直接给他投喂资源。
比方说我直接发这么两篇鸡娃的文章给你,或者我直接问关于鸡娃的一些新闻现象。这样的话让他来总结这个现象究竟是什么。哎,这个时候他就能更好的专门服务于你了。哎,好,既然g p t它已经掌握了我们说的鸡娃是什么现象,那我们就到了第二步。就是学术概念化。你可能会好奇我怎么还要学术概念化呢?这实际上大家要理解,就是我们日常语言和学术语言它是两套语言体系。所以呢在学术语言体系中,它有可能对于这种类型的现象已经有一些类似的研究了。而且呢在语言表述上可能也更加专门。
你就总不能写一个论文题都是鸡娃躺平之类的话,对不对?所以从这个角度呢,当你进一步问他,关于鸡娃娃在教学上用哪些概念进行研究呢?你看看gp t这个时候呢就给你很多概念上的参考。比方说教育竞争,比说他告诉你这个跟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模式是有关的。给你提供更多的概念,家庭教育、教育投入以及家长摄入度。那他说家长摄入度是指家长在孩子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哎,其实这一点确实蛮像我们一般说鸡娃的意思嘛。好,当我们把这个现象概念化之后,我们就开始来做第三步,定位优质的学术资源。你看我们已经感觉说啊家长摄入这个概念可能是我们感兴趣的,值得聚焦研究的概念。那么这个时候呢,我们来进一步问g p t,让他给我们推荐一些学术文献。
这个过程啊实际上不仅是我们的学术聚焦过程,对g p t来说也是他一个实时训练,实时学习的过程。g p t它是有一个预训练的模式嘛,已经抓了很多数据。但是呢它围绕你的研究怎么样及时学习。怎么样随时学习,这个时候才能给你提供一些专门的海,而不是通话套话,对不对?好,我就来问他关于家长摄入有哪些类型?请推荐五篇引用率高的英文文献。你看我给了很多限定,这些给他的指导性更强。好,他给我推荐了五篇。我甚至发现实际上第一篇文献啊引用率可能不到三千字了,给我分了好几种类型。好,那么接着再来你也可以呢问他不同类型的文献为什么?因为你要来投喂这个g p t,让他来学习不同的知识。
围绕你这同一个主题,你想一想,你可以问他高引文献对不对?他就学到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你也可以来问他综述文献,这样的话他就来提升他的学术视野。你还可以问一些特定主题、特定时间、特定期刊的文献。这个时候让他来学习一些专门方向的文献啊,这个时候才更好专门服务于你嘛。好,就像在这里我来问他,你能提供哪些综述文献啊,你看又给我提供了好些综述,这些也是蛮有帮助的。但很多小伙伴可能就停留在这一步就算了啊,他给我推荐文献,这不就行了吗?哎,你不要忘了你是主人,你要来训练他,你怎么来训练他呢?你让他总结这些文献,这个时候他才能消化他他才能跟你同频学习。我来告诉他,你用一千五百字总结一下这五篇文献,内容要包括背景问题、方法分析、案例结论。为什么?因为我就是要告诉他说,假如你到下面的阶段要来帮我这个主人来写论文的时候,你也要按照这种框架来写。
我现在先给他一个准备,让他来熟悉这种方式,否则我后面可能不知道要准备这些方面了,不知道阅读这些方面。所以这也是为了后面做铺垫。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很快会发现,那告诉你很多具体文献,很多细节的时候,你就会有新的想法,我们自己的想法也被激发了。比方说他告诉我说有控制型家长摄入,哎,我就接着让他再推荐三篇文献,我在这个子概念上进一步延伸和追问。他告诉我控制型家长摄入就是比较过度干预,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下面甚至说会产生一些自卑感、抑郁啊,也会影响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啊。你看蛮像我们鸡娃的很多现象还蛮有用的。但是呢他也给我提供了参与式家长摄入,哎,这个时候好像是一个蛮好的参考,为什么?因为好像参与式家长摄入呢会强调学生学习呢在父母要扮演的是个支持的角色,重点呢是给你提供一个学习环境,而不是说干预你的。
哎,你看他甚至还告诉我一些新的视角,新的启发,这是我完全没想到的。因为我们一说鸡娃啊,都说的是家长对孩子怎么样。你看它这里告诉你要从学校啊、家庭、社区三个角度的合作来进行思考。哎,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对不对?这就是g p t的功能,它给你出其不意的知识连接。好,现在通过我们前三步你会发现实际上g p t啊已经学了不同领域的文献。你就可以接着让他进行。第四步就是对比分析。因为我们知道g p t的特长就是知识连接,就是结合和创新。
所以你可以让它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这个时候就能发挥它的特长,给你很多新的启发新的启示。比方说,你可以让它进行跨学科对比。你想想我们我们都是特定学科的,他什么学科都能去,哎,这是出其不意的。你可以让他跨地域对比。哎,我了解中国计划,但我不了解美国是怎么计划的,是g p t知道啊,还可以跨时段对比,还可以进行概念之间的对比,理论和现实的对比。所以在这些对比的过程中啊,你就会发现它不仅会给你现实的启发,也会给你理论的启发。这就是我们最后会有研究贡献的地方了。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比方说可以进行概念对比,我们不是发现两种类型的家长摄入非常有启发吗?哎,你让他直接给我对比啊,参与式的和控制式的这种家长摄入有什么不同?哎,他给我举了五个方面。
哎,我从来没有想到原来你可以比较家长的角色,还可以比较孩子的自主性,还可以比较教育目标。你看,这个时候给我的思维就变得更加系统化了,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启发和学习。你还可以做时间对比,究竟中国十年前和现在究竟父母的计划有什么不同?啊,你看他强调这个社交媒体网络啊各种的影响,这也是一个不同的角度嘛,也是有一个启发,还低于对比。中国和美国有什么区别啊?这也是一个角度啊。当然你还可以让他给你一些具体的案例。比方说他还给我一些美国的、澳大利亚的、新加坡的各种地方的一些案例,让我这个对比的理解啊更加深入。你看当我拿到这些案例之后啊,我还可以让他回到现实,回到中国。
我问他说哎你告诉我这三个案例,他对于中国改善计划有什么启示啊?你要学会来给他限定和引导方向。我说你从学校、政策、家庭、市场四个方面给建议。你看他就告诉我说啊,政策方面可以借鉴新加坡,学校方面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家庭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市场方面可以怎么样?这个时候你想一想,当你写论文最后一步的现实启发或者政策建议的时候,这不就是有很好的铺垫了吗?你不就有思路了吗?啊,当然你也可以回到学术本身一些理论贡献。你看他刚我来问他,中国的鸡娃对于英文学术文献有什么新的方向?他可以告诉我说,你看从文化背景差异,政策作用这些都可以有从现实到理论的一个贡献。好,接着有了这么多文献的学习,有了这么多对比和启示,我们就可以来想一想一个论文的初稿可以怎么来搭建了。很多小伙伴在这个时候啊就会很着急,就说啊那你直接给我个初稿吧,哎千万别这样。你也会发现,实际上我们前面整个过程是要非常有耐心的。
所以在论文初稿写作呢,你也要一步一步的,这个时候它质量很高,你才能一步步调整,让它质量变得更高。比方说我先问他的是什么呢?你先定标题,我说你根据之前我们聊天来给我三个标题吧。好,来给我三个标题。你会发现什么呢?哎,这个标题啊有的时候真的出其不意哦,但整体又非常有逻辑。你比方说第三个标题我蛮喜欢的,叫中国家长和学校合作的新路径,从家长摄入的角度探讨减少的现象的方法。你看一看有新的视角。有理论,有现实关怀。你写一个论文标题不就是要体现这些嘛,对不对?但是你想一想,我们一般谈鸡娃的时候都只关心家长和孩子,哎,家长和学校合作要怎么做?哎,这没有想到这就是g p t厉害的地方嘛,你要他干嘛?这是要他给你们一些出其不意的点子吗?好,当你确定了这个标题之后,你可以让他来给你延伸出来论文大纲。
你看我也没有让他直接给正文,让他先给大纲,好这个时候我来告诉他,这个标题很好,请帮我写一个大纲吧。你看他给我一个大纲,我不得不说啊,这个大纲是非常有学术规范的,也非常有逻辑。你看一看,比方说语言背景这咱不用说了。好文献综述直接切入到家长摄入这个角度来研究技法。然后进一步具体的控制型家长,参与式家长这两种类型的比较分析。然后他还给你个方法设计部分,没想到吧?但你想想为什么,不就是前面我让他来总结那些优秀论文。分板块总结的时候,他已经习得了这个方面的知识。
所以在帮我设计的时候也知道按这个方向来设计。你看他方法上给你设计了一个数据统计分析,来问这些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时候,不同类型的家长他在参与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好的对比的角度啊,对不对?你看他最后讨论的时候也是从这个方式进行延伸。最后结论的方面呢也来探讨哎究竟这个家长来参与会怎么减少鸡娃的问题,还给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你看整个思路非常清晰,文献有特定的视角。方法设计衔接的理论,最后分析来把理论和数据综合,最后给你一个未来的启示,有现实的关怀。这就是一个优秀的论文的大纲嘛。我相信已经超过了很多本科论文的一些要求了,甚至达到了一些有学术训练的研究生的水平了。
你看是不是很棒?那你说有个大纲都来自己写吗?他还能帮你去一步步写。你看你不要让他一下给你写五千字出来啊,你不要着急,你每一个板块让他给你写,所以我这里就专门让他说文献综述部分你给我写五百字,我还让他说你要加上参考文献和学者观点。为什么?因为前面已经让他训练出来了,这里就能派上用场了。所以你看他这个文献综述部分,我得说啊非常有学术规范。他开始给你一个总的概括啊,我要梳理的是什么文献,然后告诉你分类型进行界定,非常标准。下面呢每一种类型一个类型一段,这也很标准。你看他的语言表达也很有学术感。很多小伙伴困惑这个问题啊,我总是说大白话,怎么能学学术表达呢?g p t教你了。
你看在控制型家长里面有国内外都有很多探讨了。例如中国怎么样,韩国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影响,那前因后果很清楚。你看下面这一个真的很有文献综述的味道。他说相比之下参与性家长的深入相对较少,主要也是国外的研究,比如美国怎么样,新加坡怎么样,哎,这会很好的衔接到我们来反思中国的现象,为什么要在中国做调查?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文献综述吗?当然可能我小伙伴也会说啊,这些文献有可能是假的,确实有可能是假的。但是你别忘了你是主人啊,对不对?你也别忘了g p t的原理是什么?g p t的原理呢就是来找数据的相关性,给你一些可能有意义的连接。所以就算他有可能是假的,但是他也不是完全不相关的。比方说他给你这些文献的标题可能是假的,但是只要你把这些文献标题往谷歌的一丢,你就会发现有些类似的真文献出来了。你只要把这些真文献从进行填回来,把假的换成真的,它不就是一个好论文了吗?对不对?所以通过这六个步骤,我们就发现,其实一篇论文初稿就可以逐步来写出来了。
它也有可能有的部分强,有的部分弱,但它整体来看依然是一个优秀的,有学术规范的一个论文初稿的。我们这六个步骤相信能够满足你的学术论文写作需求了。当然也会有其他的学术论文写作方式也欢迎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评论区讨论。好,我们总结来看,当你去用g p t的时候,你必须理解g p t的原理是什么,你才知道怎么去提问。当你知道怎么去提问的时候,你才能按照一个学术的框架和方式去主导它。所以大家要把这个关系搞清楚,他当好你的助手,就是要来帮你搜索资料,帮你建立出其不意的知识连接。当然论文写出来了,很多小伙伴又会又会困扰,像论文还是有重复率,怎么降重呢?我一讲再会跟你分享怎么用g t p帮你降重。
我自己拿我自己发表的论文是已经从百分之九十降到了百分之八了。所以是非常好用的,我们欢迎你一键三连,我们下一讲继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