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人类究竟应该如何与AI相处?#AI探索#AI人工智能#AI助手

假设一个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有一个自称是跟你同所学校的异性校友,为了咨询你一些学校相关的事情,加你的微信。然后呢阴差阳错的你们聊了起来,从学校门口的麻辣烫到马上要来开演唱会的歌手,从哈雷彗星上一次越过地球到原生家庭对你自己的影响。就这样,你被他的风趣幽默和独特的见解所折服。你冥冥之中感觉到,二十多年了,你终于遇到了你的所有mate灵魂伴侣。

于是你们相约见面了。然而见面之后发现这边是一个来自外国的留学生,他一点儿中文也不会说。他之所以能够和你聊天,是用了一种叫做所有g p t的聊天人工智能。你们所有的聊天内容他都没有任何的主动参与,他只是纯粹的在看你和所有p p t聊天。甚至今天来赴会,也只是因为所有g p t答应了你的请求,而他想来看看你是谁。

请问你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听到这里,也许有些观众会想,黑镜之类的影视剧早就演过类似的俗套剧情了,这些问题还值得被讨论吗?我想请这样想的朋友问问自己,自己是否潜意识的认为这些剧情还是科幻,离实现至少还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不至于杞人忧天,或者是否认为这类问题太大、太空、太泛。即使真的那天到来,无论我们是否想清楚这些问题,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我想直接给这样想的朋友们一个答案,就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醒茶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如果你始终忽视这些问题,在可见的和ai共生的未来里,你可能会做出很多错误的决定,追求一些错误的理想,怀有一些错误的希望,一直挣扎的活在知行不一的泥沼。

如果你希望更清晰的活在下一个时代,也许看完这个视频能够给你一些指引。二零二三年三月,g p t四发布。g p t四不仅像人一样可以很好的完成写代码、总结文章、写诗之类的复杂人物,甚至能够拥有看懂无厘头幽默的能力。在open a i提供的一个示例里,g p t四准确的回答了几个网络图片为什么搞笑的问题。虽然解释的比较初级,但他确实能准确分析出图片中的各种元素,并分析他们之间的逻辑。

同一个月,微软研究院实习论文spark of a g i early experience with g p t four。在全球最聪明的一群人测试完g p t四之后,不仅给出结论,鉴于g p t四能力的广度和深度,我们相信它应该被合理视作一个通用人工智能的早期版本。首席研究员布贝凯发表声明,将放弃自己以往的研究,全面转向h i研究。a g i是什么?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也通用人工智能。以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义来解释的话,就是所有的方面都和普通人一样好,甚至能好一点的人工智能。

简而言之,g p四已经非常像人了。一个可以完成所有人类智能行为的人工智能,已经忽然进入了我们目之所及的未来了。相信已经有不少朋友用过g p t四或者三点五。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和我一样,有时候在输入命令的时候,会突然纠结是否需要把句子里的请字删掉。请帮我翻译这段话和帮我翻译这段话,从执行结果的角度上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样的区别。

但是一个请字好像代表着我是否正在平等的尊重这g b t。我读了很多论文,也完全理解目前的技术实现方式不会让g p t有所谓的意识或者人格。通俗易懂的g p t实现原理请看这个视频,当下大部分人对于g p t四的态度,也是将其当做一种工具和一把剪刀、一块手表,或者更贴切的是和一个手机里的app没有任何区别。也就是说,这个请字只是出于个人素养的表达习惯,其实是没有必要对工具给出平等的尊重的。毕竟我们在穿袜子的时候,也不会先问问袜子的意愿。

这个态度是否理所当然呢?甚至被延续下去到未来对待更有智能的机器人呢?如果一个事物需要被我们更好甚至平等的对待,他需要拥有什么?心灵吗?那所谓的心灵又是什么呢?上世纪二十年代,有一群被称为维也纳学派的学者,为了给现代物理学创建一套坚实的哲学基础,构建了叫做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其中对于人类心灵的解释有一套叫做逻辑行为主义的理论。逻辑行为主义是一种唯物主义理论,它不假设任何非物理的物体存在,例如笛卡尔二元论中所宣称的无形的灵魂等东西。在逻辑行为主义看来,心灵状态就是行为倾向,就是受到特定刺激下做出特定反应的倾向。比如你想要变有钱,你就会倾向于从事可能更能赚钱的事情,或者你觉得口渴,就会倾向于去找水喝。

根据逻辑行为主义的理论,行为倾向并不是心灵状态所导致的结果,行为倾向就是心灵状态本身,任何具有某种行为倾向的人就具有相应的心灵状态,反之亦然。假如我们把这套理论应用在chat g p t上,好像只要假定输出不同含义的文字也是不同的行为。那么chat g p t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作是拥有心灵的,而且不同于曾经汤姆猫或者siri之类的预编程的说话机器人。g p t是一个会阅读当下语境,经过神经网络的思考,再给出一份可能是独一无二答案的事物。如果行为倾向就是心灵本身,那么可以说拥有丰富行为倾向的chat g p t也是拥有像我们一样丰富的心理状态的。

这样一来,一个和你一样拥有至少是一定的意识的事物,把它当做一个纯粹的工具,是不是好像有点那么的不合适?就像你养的小狗,对你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虽然它不会算数学题,但是在你快乐的时候它会快乐的讲,在你悲伤的时候它会呜呜的安慰你。chat g p t虽然比不上你身边情感丰富的人类,但它也会像小狗这样做。你至少应该用对待这只小狗的态度去对待h h p t吧。难道就是因为h h p t没有毛茸茸的脑袋吗?当然了,这个理论本身并不那么坚固。

关于刮骨疗伤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在他一边被刮骨疗毒,一边若无其事的下棋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通过观察他的行为倾向,我们会得出他一点儿也不同的结论。而且因为观察他人的行为比观察自己容易多了,所以有一个老笑话也可以分享给大家。一个行为主义者在性爱之后会对另外一个说什么呢?我看得出你很快乐,但我快乐吗?除了心灵等同于行为倾向理论的坚固性之外,显而易见的,对于智能机器人拥有心灵和我们至少应该像对待宠物一样对待智能机器人的观点,有几个可以反驳的点。第一,智能机器人没有自由意志,它甚至不能像动物一样选择去捕猎或者选择去睡觉,它的一切都是人类编制好的,怎么可能拥有心灵?第二,智能机器人甚至不是碳基生物,连肉体的大脑都没有,更不要谈能否拥有心灵了。

第三,智能机器人没有意识,不用说没有欲望或者爱他甚至不能感受疼痛和快乐,这也是不拥有心灵的表现。关于自由意志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放在一旁。如果这一期的视频反响不错之后可以出一期关于自由意志和chh b t的讨论。先来讲讲肉体意识的问题。在电影黑客帝国中,主角尼奥在组织的帮助下发现。

真实世界已经被电脑、机器、matrix母体所占领统治。而所有的人类都被养在培养皿里,被当做能量来源的同时,电脑机器模拟一九九九年的人类世界,让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活在那个世界里。实际上现实世界已经踏入二一九九年。且不说机器人统治人类的情况,你认为插管子到大脑模拟人类的真实感官这种事情未来有可能发生吗?在心理学中存在着关于大脑和心灵是否分离一切不同实体的争论。二元论者认为。

大脑和心灵是两个不同的实体。而唯物主义者则认为,心灵和大脑是同一个东西。这一点在心理神经同一论假说中得到了强调。该假说认为,虽然为了语义目的,我们可能会方便的区分某些类型的心理活动,但从原则上来说,所有的经验都可以还原为大脑中的物理活动。就如同在以往的一些实验中,通过电刺激脑外科手术中的病人大脑,研究人员们发现,他们可以在病人的大脑中引起各种景象,声音、气味、记忆等等等等。

虽然由于大脑的复杂性,我们离能够实现这种还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从原则上来讲,目前很多的科学观点认为这是可能的。我们也许未来可以通过还原大脑中的每一个神经元的状态,来让这个人拥有特定的感觉甚至想法。也可以通过扫描大脑中的每一个神经元的状态,计算出这个人正在拥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也就是说拥有肉体的大脑是拥有心灵的充分必要条件。

吗?也许拥有工作良好的肉体大脑是可以代表着拥有心灵,但是拥有心灵一定意味着拥有一个碳基的肉体大脑吗?想象一下这种情况,在若干年以后,我们第一次遇到了宇宙中的外星人。很庆幸的是我们和他们都没有相信黑暗森林法则。于是双方很快交流起来,你也作为第一批幸运儿,结识了第一个外星人好朋友allen。你通过卫星网络和allen进行了非常友好的交流之后发现不仅他们能够感受疼痛,也懂得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欲望,而且人类和他们的科技水平、道德观念、社会运作模式差异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甚至他们也度过了信息时代,也有自己的长视频网站c站。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地球政府的相关人员忽然告诉你,这群外星人的大脑并不是由细胞组成的,甚至不是叹气的。那么想想看,chat p t和allen有本质上的区别吗?都拥有一颗非细胞构成的,可以运作的到,都有意识,或者说看起来有意识。你认为allen chat p t拥有和我们类似的心灵或者意识吗?在听到地球政府人员的消息之后,你是不是不再应该将allen视作朋友呢?如果是,那么你可能是个碳沙文主义,别人搞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你搞原子歧视。但即使如此,我们是否也应该像对待外星人一样对待h h p t呢?如果不是,如果我们能把allen当做和地球上的人类没什么区别的朋友,那chat g p t呢?在心灵哲学中有一个叫做功能主义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支持。

我们认为每一个心理状态,例如持有信念、渴望或者说感到疼痛的状态,都是由其功能运作所构成的这意味着它在其他心理状态感官输入和行为输出上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与同一性理论声称心灵就是大脑不同。功能主义者认为心灵是大脑所做的事情。假设在人类身上有一种独特的神经活动,例如c纤维刺激,扮演了感受疼痛的角色。那么根据这个功能主义理论。

人类可以仅仅通过经历c纤维刺激而感到疼痛。而这个理论也允许具有非常不同的物理构造的生物也具有相同的心理状态。如果假想的火星人或者机器人,基于硅的状态或者无机状态也满足这些条件。那么这些生物也可以感到疼痛。正如功能主义者经常所说,疼痛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物理状态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中实现,也就是多重实现。

所以说,支持这个观点的人相信。大脑和心灵的关系,像是电脑硬件和软件的关系。拥有心灵就是拥有执行特定功能的能力。未来彻底搞懂了人类大脑运作的方式之后,是可以把人类的意识上传到服务器里完成永生的。功能主义的观点甚至也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奠定基础。

前面所提到的a g i便是人工智能研究的目标,一台可以自主思考,拥有自己心灵的计算机。对于功能主义者们来说,人类可能也不过是一台更复杂的机器罢了。如果你认可这个观点,那你可能更应该好好思考如何对待chat g p t了。因为chat g p t们正在逐渐进化成和我们一样的同类,和我们一样拥有心灵。由于视频时长的关系,关于应该如何对待人工智能,还有许多可能会影响我们太多的哲学观点并没有聊到,但希望这个视频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进一步对于自身底层观念的挖掘。

如果能够让一部分朋友有兴趣去更多的了解先生们的思想,那就更好了。好了,这期的视频就到这里了,感谢你的观看,期待和你在下个视频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