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呢是自动帮你读论文的chat doc chat b d f。第二个呢可以帮你自动做笔记的mark map。你想一个帮你读论文,一个帮你做笔记,两个搭配在一起绝配啊。大家好,我们今天来聊一聊如何一天来读一百篇学术文献。速读怎么读?精读怎么读,以及的论文笔记要怎么做。
我们这一期会来帮你解决,五分钟就可以用a r帮你速读一篇文献,而且a r还可以帮你一分钟自动做笔记。接着当你想要重点精读的时候,我会告诉你按照哪三个原则进行精读和批判。我们今天这一期呢已经是关于a r做学术系列的第四讲了。如果前三讲你还没有看过,我可以去我的主页观看了解如何实现一天读一百篇文献呢。哎我这里给你提供一个三级阅读法。
在一百篇文献中你不可能全部是精读,你也不可能全部是速读。你要有一个分类,一百篇中你要去速读的,只要有一个印象,你可能会有五十篇,这是第一级阅读。接着呢在一百篇。文献中大概会有三十篇,你同样是速度,但你需要到了第二级,就是理解阅读,因为你要来抓住它的要点啊。那么在一百篇中,最后还有二十篇你是需要精读它的,你需要去批判阅读,去深度评估。
所以这三级阅读作为一个漏斗,它是一步一步递进和深入的。啊,那究竟在一百篇文献中,哪些适合第一集,哪些适合第二级和第三级呢?简单的讲,如果这篇文章是一个对你来说一个背景参考类的文章,或者啊你觉得可引用可不引用的一些案例性文章,你可以用第一集的印象阅读。如果你进一步觉得一些文章是综述性的文章,或者你觉得这篇文章你想你要引用它,那么至少你得到第二级阅读,就是理解阅读。但是呢如果你发现有一些文章是个经典文献,唉,或者呢你发现这篇文章是你特别想跟他对话的,你想挑战它的,它是你的挑战的靶子文献。这个时候你必须要精读,要进入第三级了。
我们这个三级阅读法实际上是我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体系总结出来的。那我现在再用一句话来给你总结,究竟三级阅读的核心是什么?第一集印象阅读就是三句话,你搞明白这个篇文章的研究问题是什么,研究结论是什么?他怎么得到这个研究结论呢?第二集理解阅读呢,就是你要会罗列这个文章的观点和要点。那么第三题批阅阅读呢,当然你会觉得很复杂。这里告诉你一个非常简单的入手的方式,就是从期刊论文审稿的角度来挑战这个文献。怎么样能让你高效的使用这三级阅读法呢?我这里来给你推荐两个工具,一个呢是自动帮你读论文的chat doc chat p d f,第二个呢可以帮你自动做笔记的mark map。
你想一个帮你读论文,一个帮你做笔记,两个搭配在一起绝配啊。我先给你展示一下,用刚才这两个工具生成出来的这个思维导图笔记非常清晰,非常可视化。关键是你生成它只需要一分钟就可以了。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集印象阅读要怎么做。你可以打开chat p d f和mark map这两个网站,我也把这个指令已经给你列出。
来了,接下来呢我就来操作演示给你看啊。现在我把这篇论文导入到chat p d f里,然后呢我对他提出了三个问题,让他总结这篇论文的问题是什么,结论是什么,以及他通过什么样的论证和证据得到他的结论。现在我点击发送g p t,正在生成他的答案,很快他就会告诉你这篇论文讲的内容了。生成之后,我让g p t继续按照markdown格式来重新写他的回答。在g p t把它的答案改写成markdown格式之后,我把它复制下来。
跳到mark mac的网站里直接粘贴进去,你会发现右面立马生成了一个思维导图。现在你就能看到一级笔记它就已经自动做完了啊。当你通过一级阅读觉得这篇文章有意义,需要进一步来理解的时候呢,哎你就可以用我们的二级阅读的方法,要抓住它的要点。现在同样的我用g p t来操作演示来给你看。我现在同样跟它输入指令,让它生成markdown格式的思维导图,要包括各种topics。
这个时候呢,你尽量让它生成的字数多一点,因为这样你总结的就丰富一点。我把这个指令发送出去,g p t现在正在生成,你会发现它包括了这篇论文的introduction,review, a question methodology等等等各个部分。如果你希望要它生成中文呢,你就再告诉他,请他翻译成中文就可以了。在它翻译成中文之后,我把它复制下来,同样的把它粘贴到mark map里面。你会发现这个思维导图已经自动生成了,非常丰富。
包括了这篇论文的各个方面,各个主题分成了三四层的结构。好,现在你的二级的阅读笔记就已经自动生成了。我们接下来呢就进入第三集的批判阅读,也是精读了。通过前两步你可以判断一篇论文是不是重要。哎,如果你觉得重要就需要再精读的话,究竟从什么角度来精读呢?我给你提供四十二个批判性问题清单,你可以把这些直接丢给g p t,我这里就不再展示给你了。
那么究竟是哪些问题呢?我给你举一些例子。比方说你可以问他,哎,是不是这篇论文夸大了它的结论呢?那你可以批评他。第二呢,这篇论文是不是解释它对现有文献的贡献呢?哎,再来你可以问他他的数据收集或者参与者招募有没有任何潜在的偏见,哎,这也是常见的问题啊。第四点,它的结果和他所说的方法啊真的符合吗?第五点啊啊。是不是有包括了一些相互矛盾的数据结果呢?这些问题等等等都是你可以来问他了啊,究竟这四十二个问题是哪来的呢?实际上就是来自于tailor francis,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大型学术出版机构。
它官方推荐了当你去对一个期刊论文进行审稿的时候,你必提的四十二个问题。啊,我把这四十二个问题呢放在我们p p t了,我也同时把它放在我们的留言区,你可以去看一看。那你可能好奇为什么这四十二个批判性的提问要从这些方面来问呢?实际上它的核心就是一个视角,三个原则。什么视角呢?就是一个审稿人的视角,学习如何挑战现有的文献进行挑刺。那么是哪三个原则呢?我给你总结一下,就是a b c原则。
a就是appropriate,就是恰当性。你回答你的研究提问,怎么就觉得你的理论、你的假设、你的方法、你的案例就是最合适的呢?你得有充分的证明。接着b呢就是balance,就是肯定有很多理论、很多方法、很多案例,你是怎么进行取舍的,对不对?你要给一个论证的取舍过程。接着你会有c就是contribution,就是你研究你使用了这些理论、假设、方法、案例之后,哎,究竟你是怎么样填补啊挑战和发展,去出现现有的共识的。掌握这个a b c原则,你就知道怎么进行挑刺了。
你就理解这四十二个问题的提问角度了啊,这么说还是有点抽象了。我来给你展示一个论文,告诉你我是怎么进行批判阅读的。我们来看一个示范的论文,就是在研究外卖平台如何控制这些外卖员的劳动过程的篇论文。已经现在经典文献了,引用率非常高。因为它联系到我们现在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都说外卖员被困在系统里。
我们也知道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啊毕业就去送外卖了,都是大家面临的问题。究竟这个现象怎么研究?那算法是怎么控制你的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篇文章怎么讲呢?啊,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角度,就是究竟你要怎么批评一篇论文的贡献。那么你会发现其实我们在谈贡献的时候啊,实际上都要分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呢就是把它放在一个研究脉络里,哎,他在哪个领域进行对话,对不对?那么第二个角度呢就是哎他究竟有没有真的超越了和发展了他所想挑战的那一个领域,那一个共识。所以我们就来看这篇文章,哎,他告诉你一个外卖员都被这些算法控制。
比方说通过让你抢抢单的模式,让你匿名评价的模式来控制你。但是当你真的去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想要跟一些阶级研究,工人阶级研究进行对话,这个时候就有落差了。落差在哪里呢?你你是在这个的的算法经验,但你要一个个体的阶级身份,这两个根本搭不到一块儿去嘛。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他没有充分的讲清楚自己的贡献究竟定位在哪一个领域,这点讲的不是很好。那么如果你觉得从这些角度来思考和批评阅读还是有困难的话,你也可以把这个论文直接丢给chek dog。
然后对他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会发现g p t给你的回答还是非常有启发的。你像他这里给出的回答就会告诉你,哎,确实也可以联系到这样朝不保夕的人。这本书的阶级视角,这个时候就会给你带来启发。如果你回到这篇论文,再来对比阅读这篇论文和这本书,就会发现哎,他好像只是在研究个体,没有讨论什么阶级问题啊。我再来给你看第二个批评阅读的角度,就是批评他的论文结论。
那么比方说你可以来问他究竟有没有夸大他的结论。什么叫夸大呢?就是一篇论文你会有从方法案例一直推论到你的研究结果,提出一些概念。但实际上这些之间可能不是特别的连贯,会有一些概括。这个时候你最后得到的一个结论就已经被夸大了。我们具体到这篇论文来看,当你去读它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上他讲的案例啊是非常多种多样的啊,有的不是那么控制,有有的呢是非常非常控制的。
但是呢他最后得到一个什么概念呢?他说啊算法控制一个算法的专制主义,就是我的是平台,我说了算。我想。搞你怎么搞你那显然不对呀。因为你的案例是分层次的,很多样的那你怎么能推到一个极端的概念,极端的结论呢?你这里就有夸大的问题了嘛。如果你同样不知道怎么来思考这个问题,或者不知道怎么来批评,你也可以把论文丢到g p t里来问他。
你会发现g p t给你的回答同样是非常有启发的。他同样告诉你说他访谈了这么五十多个人,就他会告诉你这个算法的控制因平台而异,哎,有的非常严格,有的不严格。确实它是有一个光谱存在的。所以当你去看了g p t这样一个回答就会给你带来启发。好像他的概念结论和他的案例多样性之间不是非常匹配,所以存在夸大的而疑议,你的批判性视角就出来了。
啊,第三级的批判阅读呢,你也可以做到这个思维导图里让他生成,我这里就不仔细展示了。最后不管是你在阅读文献的时候,还是说具体写论文,都会遇到很多很多问题。所以呢我也专门开了一些关于论文写作和学术技能的讲座。比方说如何。追踪国际前沿文献,哎,如何写文献综述啊,你在写论文的时候怎么用理论?怎么找理论框架啊,怎么理论对话啊,我其实啊从二零二零年以来都已经开过这方面的很多讲座了。
这三年来已经累计有超过一万人参加过我们的讲座了。我每一次讲啊都会进行不断的修订不断的修订。所以这一次呢我就把今年的这三个讲座的回放把它开放出来啊,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用微信扫右侧这个二维码,就会看到我们这个讲座的回放了。